合肥东昂电子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洋品牌争当“外来媳妇” 这些有望国产

编辑:合肥东昂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2018/09/29
近年来,一些还未实现国产化的小众洋品牌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和吉利收购VOLVO的“做场戏”相比,华泰和萨博的结合可以用“闪婚”来形容……多个国际汽车品牌投入中国的怀抱或者在这里闹绯闻,这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全球汽车业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个产业的希望是在中国,如果各个汽车品牌在中国都找不到机会,那它也就基本没有什么机会了。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背后相信谁都不会甘愿去做后来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国外汽车品牌更愿意通过在中国投产并推出新的车型。

小众品牌不甘做“剩女”

事实上,全球各大主流汽车品牌(不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在中国基本都有合资和投产,今年有不少品牌传出要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的信息,如萨博、菲亚特·克莱斯勒、双龙、斯巴鲁、捷豹和路虎等,这些在人们眼中都属于“小众品牌”。

但小众市场并非代表没有市场,在中国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小众车型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SMART、MINI在中国市场的热销就是例子。在北京限牌后,“小众”的斯巴鲁森林人甚至超过比亚迪F3成为北京上牌第一的车型。逐个分析这些小众品牌在中国的前景也是各有不同。如菲亚特曾经在中国吃过亏,可谓吃一堑长一智,在重新与广汽合资后,菲亚特已经承诺要为中国重新设计车型,并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变得有诚意。后来者也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国产最终为突破销售瓶颈

除了近期被媒体炒得火热的“奇瑞联手斯巴鲁国产”话题外,庞大牵手青年竞购萨博一事也是在行业里引起了强烈的关注。此外,克莱斯勒也正在积极地寻找在中国投产更多汽车的可能性,并且该公司计划2011年在中国市场售出4万辆汽车;双龙在6月份与庞大集团签署了“中国地区销售代理协议”,今年9月,双龙汽车将开始启动进口,目标是到2013年在中国销量达到3万-5万辆;捷豹路虎中国方面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产事宜仍在按政府要求进行,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其实,无论是和国内车企合作生产新车,还是联手国内经销商建立新的销售渠道,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分享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很多外资品牌将年销量3万辆作为实施国产的市场门槛,如斯巴鲁去年在华销售了5.7万辆,增幅位居进口车市场前列,但想进一步提升销量,本地化生产是必然的选择。而像克莱斯勒和萨博这些原本销量就非常小的品牌,也是希望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来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

斯巴鲁

联姻对象:奇瑞

销售目标:年产15万辆

斯巴鲁与奇瑞公司的合资谈判已接近尾声,预计将在10月份之前正式向外界公布。斯巴鲁将国产地址选在了大连市,先期年产能为5万辆左右,未来100%负荷的产能目标是年产15万辆,大连的国产基地将成为斯巴鲁品牌在海外的第二大生产基地。

斯巴鲁表示,国产工厂将延续自有品质,制造水平不会降低。斯巴鲁2010年在中国实现了5.7万辆的销量,较2009年3.5万辆增长60%。今年,森林人及傲虎车型进入上半年进口车销量前十。从国产提高销量的角度,首先国产森林人自然是首选。森林人2.5T发动机的车型价格在30万元以上,而主力车型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价格则为26.98万元、27.98万元和28.98万元。如果国产后,价格至少能下降两三万元,从而让森林人的价格下降到与途观、CR-V等国产主力SUV车型的价格范围。据悉,合资工厂生产的车型将除了会依靠现有经销商,不排除新建经销商网络的可能。

捷豹-路虎

联姻对象:未明

销售目标:年产5万辆

从去年起,捷豹路虎中国国产陷于巨大的绯闻之中,传出的合资合作对象包括奇瑞、长城、江铃等。捷豹路虎中国方面接受采访时称,国产事宜仍在按政府要求进行。而此前捷豹路虎高层更是表示:“捷豹路虎国产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据悉,捷豹路虎国产消息从去年5月传出后,捷豹路虎一直在与中国多家车企接触,但并没有适合的合作伙伴。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RalfSpeth谈到国产计划时曾说:“捷豹路虎计划在中国建造一个可容纳员工5000人,年产量为50000辆汽车的新工厂。”

RalfSpeth称,一旦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该项目会立即启动。该项目计划投资1亿英镑,预计前三年内将输出15万辆汽车。数据显示,2010年路虎中国销量翻番达到约23500辆,中国成为仅次于英、美的第三大市场。自去年成立了捷豹路虎中国销售公司后,捷豹路虎经销商网点预计年内将扩大到约100家。独立且完善的销售网络的建立,毫无疑问将给捷豹路虎在合资谈判中增加谈判的筹码。

萨博

联姻对象:庞大集团与青年汽车

销售目标:年产16万辆

今年6月份,庞大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萨博、青年汽车拟在境内设立合资销售公司和合资制造公司。庞大集团还与青年、萨博及世爵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指出,合资销售公司销售萨博品牌和合资制造公司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三方将分别持有合资销售公司34%、33%和33%股权。目前该项目还在等待国家发改委审批,如果萨博实现国产,其工厂将放在目前青年汽车萧山生产基地,该基地于去年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项目产品原定为青年汽车轿车和多用途乘用车,建设规模为年产轿车9万辆和多用途乘用车1万辆。变成萨博国产基地后,年产能设计有了变化。按照青年汽车的计划,要在该基地初期实现年产16万辆萨博品牌汽车的生产能力,国内外销量平分。而且在经过合资双方的努力下,尽快将产能冲到20万辆。首先国产的车型有可能是萨博9-4和9-5。

这些洋品牌卷土重来

双龙

联姻对象:庞大集团与中汽南方

销售目标:3万-5万辆

6月份,庞大汽贸和中汽南方分别获得了双龙在中国北区和南区的总代理权,并计划从8月起重新启动双龙进口。这标志着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又一度退出的韩国双龙汽车将携手中国最大的汽车销售商再战中国汽车市场。根据此次签订的协议,庞大汽贸集团和中汽南方从今年8月起正式启动双龙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而双龙汽车将以新款科兰多Korando为主打车型,未来每年计划推出至少两款新车型,争取在2013年把出口规模增加到3万辆-5万辆。按照规划,到2013年双龙在中国的经销商数量将增至150家,其中庞大双龙将建立100家。今年内,庞大双龙计划使区域内的经销商达到50家,明年达到80家。为此,庞大火速在北京成立庞大双龙销售公司,并计划今年销售2000辆到2500辆,明年达到10000辆至13000辆。

克莱斯勒

联姻对象:广汽集团(推测)

销售目标:未明

随着菲亚特即将成为克莱斯勒的控股股东以及广汽菲亚特国产进程进入倒计时,克莱斯勒的国产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事实上,把克莱斯勒拉进广汽菲亚特体系,是菲亚特不得不做的选择。自2007年,戴姆勒将所持克莱斯勒股份全部抛售,克莱斯勒被迫退出北京奔驰合资体系后,克莱斯勒终于有机会重返中国市场。在克莱斯勒方面看来,尽早促成国产是其未来销量增长的必要保障。目前国内SUV市场风头正劲,从困境中走出的克莱斯勒显然欲借势再上一个台阶。克莱斯勒今年在中国的销售目标是4万辆,而去年这一数字是3.1万辆,吉普指南者的引入将是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面对克莱斯勒不停表达迫切国产的心情,透过市场战略考虑,未来如何平衡菲亚特品牌和克莱斯勒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关系,将是菲亚特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悉,克莱斯勒方面希望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投产,生产轿车挂菲亚特车标,生产指南者挂克莱斯勒车标,国产的车型应该是道奇旗下车型,因为道奇车型比较适合大众消费。

菲亚特

联姻对象:广汽集团

销售目标:年产14万辆

根据计划,广汽菲亚特生产基地分两期工程建设。第一期工程将于2012年完成建设并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14万辆整车和年产22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第二期工程将于2014年-2015年完成,并将形成年产销25万辆到30万辆整车的规模。首款针对中国市场全新设计的C-Medium预计将于明年年中推向市场,之后每年导入一款新车。

菲亚特是全球小车专家,10多年前就曾进入中国市场。但2007年,因南京菲亚特解体,菲亚特几乎消逝在中国消费者的视线。2008年北京车展期间,菲亚特宣布了在华的重振计划,以进口车的形式恢复在华业务,同时加快新合资公司的建设。菲亚特在国内采用国产车和进口车并网销售的战略,目前进口车方面有2011款Bravo博悦和菲亚特500,但现在这两款车型销售情况并不算好。

上一条:门禁:从指纹到人脸识别技术的深入解读

下一条:暂时没有!